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通力合作,注重稳岗就业,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四项工程(简称“四项工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助力协作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州酒家集团组织“广东烧味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试
结合线下线上 推动平台建设
广东省重视各类培训就业平台建设,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突出帮扶实施主体责任。“粤菜师傅”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厨师学院为主体,成立顺德厨师学院培黎分院、辽菜师傅学院等培训基地,对口开展“粤菜师傅”短期培训项目。“广东技工”依托广州港集团,与贵州省毕节地区青年开展“2+1”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在集团下属港区及广州港技工学校挂牌设立“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方便学生实地培训。
同时,广东省打造了“广东技工”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打造的“南粤家政”依托东莞智通科技,建立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此外,“四项工程”还以产业园、服务超市作为载体,举办多次专场招聘活动,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模式。
加强资源投入 打造金字招牌
“四项工程”注重资源整合,通过优化教育布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通过调研,挖掘群众培训需求,优先选择部分人群纳入免费培训范畴。“粤菜师傅”面向四川凉山州8个县开设“精准帮扶班”19期。同时,“四项工程”注重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打造标准化培训课程。在培训过程中,“四项工程”精选师资队伍,将具有拿手绝技、真才实学的专家教授、技术能人、网红大V等请上讲台,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对学员进行授课。广州港集团投入近300万元帮扶资金,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广东技工”学员提供免费专业课程教材、奖学金、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证机会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自“四项工程”实施以来,广东省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打造电视节目、编印特色菜谱、组织美食周活动、公益服务等方式,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使“四项工程”成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金字招牌。
雷山县“粤菜师傅”培训第一期圆满结业
突破传统模式 提升帮扶效果
“四项工程”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效果。“粤菜师傅”组织教师20多次赴对口帮扶地区送教上门。“广东技工”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鼓励学员上岗实操:学员完成两年基础课学习后,学院安排定岗实习并在学员完成学业后,择优安排就业。
“四项工程”将传统的“输入式”帮扶模式,改变为智力帮扶,以职业教育为抓手、技能培训为手段,从根源上铲除长期低收入的痼疾。在教育帮扶中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学员,采用“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培养模式,重点在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培养职业技能。针对基础知识薄弱、年龄偏大的低收入家庭青年,采用快速培养模式,让学员在短期内掌握一门就业新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四项工程”项目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不仅助相关青年掌握谋生技能,而且促使他们接触先进理念,打开眼界,从根源上改变其就业创业、教育健康等观念,从根本上防止返贫。
“南粤家政”学员认真上培训课
坚持多方合作 实现稳岗就业“四项工程”解决就业“大问题”,满足民生“大需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该项目多次深入四川凉山州和贵州黔东南州等地区进行精准帮扶;与甘肃山丹培黎学校、碧桂园集团合作,面向全国开展多期粤菜师傅培训班……“粤菜师傅”自开设以来,总共培训160期,共培训9156人,培训人员全部就业。
自2017年以来,“广东技工”连续开办六届“广州港班”,共培养专业人才212人,受益群体包含彝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等9个少数民族。“广州港班”帮助83人就业,真正实现“培养一个人、脱贫一家人、幸福数代人”。
2021年,广东省累计帮助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99.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6.9万,全部稳在广东、稳在企业、稳在岗位。涌现出一大批乡村名厨、家政好手、文化技工。
通过“四项工程”项目,珠三角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协作,发挥本地产业特色优势,以企业为平台,将劳动需求导向融入职业培训,促进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对接企业,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形成资源整合、资源互补式的协调发展局面,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