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 21 14:10:39
来源:新华网

浙川联手优化产业布局 共同融入新发展格局

字体:

  近年来,浙江省和四川省不断强化双方产业合作在东西部协作中的地位,共建产业园区,探索形成了一个平台、两个引领、三级机制、四个模式的“1234”协作共建有效实践,凸显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作用,助力浙川两省携手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互利共赢协作发展。

  建好“一个平台” 集聚产业发展动能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多年来,浙江发挥市场、资金、数字化等先发优势,四川发挥资源、劳动力等特色优势,以共建产业园区为抓手,开展产业合作,搭建经济互补发展大舞台。2018年以来,浙川两省累计共建产业园区60个,落地投资创业的企业达416家,实际投资规模达310亿元,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03万人,并形成了纺织、汽摩配、现代轻工业等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共建产业园区解决了企业零敲碎打、产业碎片化的问题,也成为脱贫地区洼地崛起、后发赶超的“发动机”“火车头”,更是为两省实现双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局部)

  增强“两个引领” 优化浙川产业布局

  浙川两省结合自身条件,统筹协调、取长补短,强化规划和特色,优化产业布局,聚焦帮扶目标。一是增强规划布局引领。浙川两省坚持共同谋划、系统规划,将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融合,共同绘制产业园建设发展蓝图。如,四川屏山县抢抓浙江纺织产业结构转型、向西部转移输出机遇,依托宜宾丝丽雅原料优势、向家坝电站“留存电”特殊电价优势和人力成本优势,与浙江海盐县共建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并引导东部地区入园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再如,四川青川县将浙江安吉县三十余年白茶发展经验融入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白叶一号”茶产业园区,累计种植白茶5000亩,带动当地512户1544人增收致富。

  二是增强特色优势引领。充分考量受扶地的发展战略、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等情况,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放大特色、做强优势,形成东西部产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如平昌县青花椒、茂县红樱桃、布拖县高原蓝莓、越西县现代苹果等产业借助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动现代化转型,顺利实现产品增量提质。

在嘉兴市举办屏山东西部协作产业投资推介会

  构建“三个机制” 有效激发产业活力

  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有助于激发企业活力。浙川两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构建市场化的机制,吸引更多企业支持东西部协作发展。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机制。坚持“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部门发挥牵头引导作用,四川省和结对各市(州)围绕信贷支持、用地审批、财税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加大人才支撑力度,引导企业多方积极参与。同时,尊重市场规律,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如“南浔—广安”东西部协作产业园,采取民企定制、国企建厂、先租后转等“国有公司+民营企业”建设运营新模式,共建产业园,有效发挥多元市场主体的优势。

  二是构建合作共赢利益联结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协调各方利益需求,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促进合作方自由选择。如浙江四川首个跨省飞地项目“嘉善—九寨产业园”,明确该园建成后的前5年,嘉善县将项目投资额的10%、园区企业所缴税收留存地方部分的50%作为收益给予九寨沟县,并二次分配给脱贫群众。目前,该项目两期收益已达1770万元,帮助九寨沟县48个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和3575名脱贫人口增收。

  三是构建同频共振联合招商机制。浙川两省建立了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协同招商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合,共同编制产业项目、产业园区、高端人才等资源共享“信息网”,全面提升对口地区项目渠道的“信息量”和项目招引的“含金量”。

南浔广安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园

  形成“四个模式” 打造产业协作样板

  浙川两省创新合作模式,助推提质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浙江企业+四川市场”产业转移模式。充分发挥浙江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在川打造新兴产业园区,有效解决东部地区普遍面临的土地、能耗等资源要素制约问题。如巨石集团在川投资年产二十五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解决了浙江能源消费总量限制问题,有效填补了西南市场,实现了合作共赢。

  二是“浙江研发+四川制造”产业链协同模式。浙江企业遵循“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布局,利用四川省土地、人力资源优势,融合两地研发制造能力协同发展。如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拎包入住”济广产业园,利用广安充足劳动力资源和便捷交通优势,形成“生产在广安,研发在南浔”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东西部发展和转型的双赢。

  三是“浙江资本+四川资源”优势互补模式。浙江企业充分发挥资本优势,结合四川省矿产、新能源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实现互补互融、互促发展。如浙能集团、浙江华友控股、中石油浙江公司充分利用当地能源资源,积极布局四川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锂电池等项目,深入实施“西电(气)东送”,实现两地优势互补。

  四是“浙江产业链+四川要素”飞地园区模式。浙江企业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推动四川完善要素保障,拓宽合作路径,加快飞地园区建设。浙川两省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四川省留存电量等区域性特色政策,在省内外布局飞地园区,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

  浙川两省围绕产业园区建设探索的“1234”协作共建有效实践,为东西部协作提供了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多元化的思路。这种探索有效构建了政企合作共赢的良好格局,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形成了浙川东西部产业协作的亮丽名片。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煌 】
阅读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0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