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 21 19:35:41
来源:新华网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实施“善品公社”项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字体:

  为探索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农户有效衔接现代农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整合社会资源,以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善品公社”为统一品牌,形成“上游共耕、链条共建、品牌共享”发展模式。自成立以来,善品公社不断促进小农户与消费者互动,助力相关地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帮助合作社引进先进设备,通过分级分选优品优价原则助农增收

  以合作社培育为重点 提高规范运营能力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善品公社”产业帮扶模式,以组织建设、品质管理和品牌打造为抓手,带动了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和持续性运营。帮扶项目已经在四川、云南、山西、广西、贵州等19个省(自治区)的109个县和138个合作社落地。

  善品公社通过对当地已有合作社进行股权改制,在提高合作社产销全程组织化管理同时,引入参与式的理念和方法,对合作社重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形成“一统、二分、三保障”的参与机制。农户除了能够获得交易额返还和按股分红外,还将获得合作社净利润的5%设立的发展基金,参与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提升。

2019年善品公社 石棉黄果柑上市发布会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公社立足市场需求,努力提升产品品质。除汇集外部专家、农技人员、本土能人共同参与编制更具适应性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外,公社还将消费者引入品控共建,做“产品盲测”,对产品进行体验并定期反馈。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进一步培养品控管理意识和行动自觉。

  善品公社强化科技支撑,延长产业链条。政府、社会组织和合作社协同发力,为产地引入先进的设备设施,探索建设“产地联合仓”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目前,善品公社已在全国多地建设产地仓储中心,并开展电商运营专业化培训,有效提升了产地供应链服务能力。

  同时,公社依托特色农产品区域资源优势,完善产业配套设施设备,提升了产品服务和市场竞争力。舒兰大米、盐源苹果、富平柿饼等109个特色产业得到提质增效,实现精细管理、产业升级。“企业团购+自营渠道+平台拓展”的架构全面提升了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和规模。其中,红河红米合作社由2017年仅有1家的合作社规模,发展为2021年拥有13家合作社的联合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善品公社携农产品参加全国性展会活动助力产品品效合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助力公共品牌打造

  善品公社坚持“共享品牌”理念,和当地合作,联合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善品公社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开展企业团购、员工福利采购、定点帮扶采购等方式,助力帮扶地区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扩大市场销售额。

  同时,通过策划和开展农产品主题营销推广活动,整合明星和网络达人等资源。善品公社先后邀请多位知名艺人参与传播和直播活动、为农户站台 点赞,极大提升了县区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市场,尤其是互联网市场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初步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生态圈”。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注入人才发展活力

  善品公社不仅在人才选育上注重对本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孵化,还注重“社员农户”向“本土农技能人”转变的培训,填补县域不同类型的人才空缺。

  善品公社依托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内整合优质师资力、组建内部培训团队、筹集人才培养资金,成立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在培养合作社负责人的同时,学院兼顾返乡人员、农村基层负责人等人才的系统性培训,为帮扶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善品公社项目部+蒙顶山学院”互动结合,形成“双轮驱动”的合作社培育模式,兼顾培养学员的顶层设计能力和务实能力。同时,善品公社还在生产、运营、销售的全链条中以“带头人+团队”的方式组建本土团队,加速人才成长。

  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产业扶贫社会企业,善品公社将继续在全国贫困农村地区开展产业扶贫,围绕“品质+效率+品牌”,支持地方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赋能升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扶贫基金会将探索更多方式,为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汤静怡 】
阅读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0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