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 23 15:59:49
来源:新华网

中国农业银行创设“三个基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字体:

  为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农业银行发挥金融企业优势,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创新设立“三个基金”,即防返贫基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教育培训基金。并以此为基础,构筑起短、中、长期防返贫致贫安全网与可持续利益联结机制,农行助力提升黄平县的中长期产业“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黄平县“产业发展基金增信+信贷”支持发展中药材太子参产业

  设立“防返贫基金” 筑牢困难群众防返贫堤坝

  针对黄平县2.6万脱贫户、11万脱贫人口普遍存在的抗风险能力偏弱、返贫风险较高等问题,中国农业银行在黄平县投入800万元无偿帮扶资金,帮助设立“防返贫基金”。该基金重点支持因病因学因灾以及突发意外等原因导致的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困难群众。

  防返贫基金依托中国农业银行建立的“5G+智慧医疗”、医保档案、智慧校园等平台,借助大数据精准识别防返贫风险。基金工作人员结合贵州省防返贫监测平台数据,定期对脱贫人口数据、医保数据、教育数据、受灾数据等进行比对分析,形成潜在返贫风险农户预警清单。经基层干部核实清单内容无误后,通过简化流程对困难群众进行快捷救助。

  同时,中国农业银行还积极对接村“两委”、帮扶工作队等,主动协助遭遇灾、病、疫等突发情况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困难农户申请基金救助。农行还联合黄平县委县政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将优质产业项目分红、社会捐赠资金、基金余额理财收益等,持续注入“防返贫基金”,保障基金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黄平教育培训基金持续开展“金穗圆梦”支持困难家庭学子圆梦象牙塔

  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 助推特色产业振兴

  为助推黄平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国农业银行采用“银政担共管”模式,与黄平县政府财政共同出资,设立1500万元规模的风险补偿金,为各类涉农涉贫经营主体提供政府增信支持。基金担保对象覆盖脱贫户、边缘户,以及具有帮扶效应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一些前景较好的初创期产业,既缺资产、缺流水,又不具备贷款条件。通过基金直投方式,按约定年限分步退出、循环使用。如基金支持黄平县建成蜂蜜加工车间,弥补产业链条短板,助力实现蜜蜂保有量1.2万箱、养殖规模3万余亩的养殖基地。

  在发挥产业基金信用撬动作用的同时,农行还发挥系统优势,对接黄平县政府产业规划部署,帮助黄平县招商引资。中国农业银行还建设了太子参种植和黑毛猪养殖、特色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电商孵化、农文旅5大产业基地。如在浙江省农行引进黄平县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项目中,企业实际投资金额480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授信7000万元,助力当地农产品种植养殖产业化发展。

黄平县教育培训基金支持野菜特色产业现场教学

  设立“教育培训基金” 提升群众稳定就业和致富能力

  为实现“智志”双扶,中国农业银行自2017年以来,投入帮扶资金2100余万元,帮助黄平县设立教育培训基金,对困难家庭子女开展教育助学,对基层干部、技术人员、脱贫人口等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助学金903万元;持续帮助脱贫人口熟练掌握就业技能,务工就业;帮助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上万人次,实现对基层干部、乡村教师医生等培训全覆盖。

  中国农业银行还与其他公司联合建设培训基地,打造身边的“职业学院”。农行与龙头企业远鸿公司联合成立黄平食用菌培训中心,培训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和配套金融服务;与黄平县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探索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进一步提升在校生的生产技术经营能力……

  同时,中国农业银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创新培训方式,组织基层干部、医务人员、基层教师“走出去”,到浙江、湖南、贵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将中国农科院专家“请进来”现场授课,引进新技术、新理念,为致富带头人、脱贫人口等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纠错】 【责任编辑:汤静怡 】
阅读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0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