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燕山石化发表题为《“氢”情奉献 绿色发展》的主旨演讲,从安全绿色发展、形势与挑战、氢能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布局四个方面介绍了燕山石化打造科技先导型氢能发展领军企业的总体规划和实现途径,引起了广泛关注。燕山石化承诺,将着眼“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在中国石化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地方政府合作,依托中国石化“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链长”优势,加快氢气新能源相关技术和设备研究攻关,加快推动氢能布局,实现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用氢全产业链突破和延伸,致力成为氢能产业链上的贡献者、攻坚碳中和绿色技术的示范者,为首都北京绿色发展“氢”情奉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燕山石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石化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着力推动企业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大企业要为国家做大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厚植家国情怀,彰显责任担当,勇争第一、勇扛红旗、勇创一流,坚决做党和人民的好企业、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担民生之责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燕山石化始终传承“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红色基因,以“国家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就奉献什么”的政治自觉,肩负起能源保供、服务民生的重大责任,以加快建设清洁高效油品生产基地、高性能合成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高性能膜产业基地、氢能产业示范基地的坚决行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石化力量。
义不容辞,做油品供应的“主力军”。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其成品油的清洁指数一直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燕山石化以保障首都能源安全为己任,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实现汽油无铅化以来,便以一往无前的姿态,一直领跑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之路。2007年,燕山石化成为国内第一家可生产符合欧Ⅳ标准成品油的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奉献绿色奥运。2012年,燕山石化率先生产出相当于欧Ⅴ标准的京标Ⅴ成品油,首次明确颗粒物的排放限值。2017年,京标Ⅵ油品全面供应北京市场。2021年12月1日,燕山石化如期向北京市场供应京标VIB成品油,再次引领国内高品质清洁油品质量升级,为改善北京大气质量、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出积极贡献,圆满兑现了北京奥组委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25年间,燕山石化实现油品质量升级“七连跳”,汽柴油供应量占北京成品油市场近70%,为首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责无旁贷,做民生保障的“国家队”。燕山石化始终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积极攻关核心技术、奉献优质产品。上世纪70年代,为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我国引进的第一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在燕山石化建成投产。随后,燕山石化又倾力支援大庆石化、齐鲁石化、扬子石化、上海石化等兄弟企业乙烯装置开车生产,一举将我国石化工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树起了现代石化工业的里程碑。经过50多年的发展,燕山石化目前可生产116个品种、765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电力、交通、建材、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
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一罩难求的危急时刻,燕山石化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积极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石化党组决策部署,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打破行业常规,突破思维定式,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跨界生产疫情防控关键物资——口罩核心材料熔喷布,创造了12天建成首条熔喷布生产线的行业奇迹和石化速度,为国家实现口罩核心材料产能突破、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石化力量,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当仁不让,做新能源转型的“先行者”。燕山石化始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以自身实践为石化企业转型发展探索成功路径。以服务冬奥为契机,建成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新能源装置,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家可生产燃料电池车用氢的企业;为了拓展氢气新能源的应用领域,燕山石化在厂区内投用了重型氢能卡车,用以厂际间物流运输,并建设了叉车充氢站台,将企业内的装卸货物的柴油叉车改换成氢能叉车,不仅丰富了氢能应用场景,而且改善了库房作业环境。冬奥会前,燕山石化建成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套自主研发的兆瓦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氢气质量在线分析技术实现国内领先,燕山石化成为国内首家取得清洁氢认证的企业。
2022年,燕山石化用“氢”点燃冬奥会主火炬,实现冬奥会历史上火炬零碳排放,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首都氢能的蓬勃发展。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燕山石化累计提供高纯氢气61.8吨,为冬奥会氢能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燕山石化在氢气新能源领域的成功探索得到中国石化的大力支持。中国石化在其规划的“西氢东输”示范工程中,将燕山石化作为“西氢东输”的终点站。这条西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长达400多公里的氢能管线投用后,燕山石化将成为北京市氢气新能源供给的桥头堡,在首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聚焦绿水青山,担生态之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中国石化驻京窗口企业,燕山石化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全面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中国石化党组部署要求,坚持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涵养绿色生态,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先后被国家工信部和北京市授予“绿色工厂”称号。近3年内,燕山石化绿色装置创建通过率达95%。
坚持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企业。燕山石化坚持最严的工作标准、最严的管理措施、最严的考核问责,实施全要素全过程清洁生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燕山石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课题攻关,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生产过程低碳化。2018年底,全公司动力锅炉实现退煤;2020年,实现退焦,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家全面实现清洁化用能的炼化企业。
燕山石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完善厂区环境监测网络,于国内率先实施VOCs网格化全覆盖在线监测,VOCs排放实现连续5年以10%的比率逐年下降;于行业内率先开展LDAR检测,实现自动创建检测计划、实时同步检测数据、自动生成泄漏待修复信息,有的放矢地开展环保隐患治理,区域环境质量逐年向好。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采用世界先进的石化污水处理工艺,使外排水COD平均浓度降至16.2毫克/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推动“无废企业”建设,“蓝翠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中交在即,投用后将极大提升北京地区应急危废处置能力。
坚持综合利用,深化节能减排。燕山石化以“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为引领,着力开展“双碳”路径研究,完成碳达峰路线图编制和能效提升项目。实施综合利用,有力推进工业余热利用项目,通过联合热泵系统等高效清洁供暖技术,替代部分工业蒸汽和民用供暖能源消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8万吨;实施清洁能源,积极推动兆瓦级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实施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万吨;积极参与绿电交易,连续两年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绿电交易用户;实施战略合作,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合作,联手推动绿色制造产业链升级,致力为中国碳减排提供可行性技术和系统化解决方案。
坚持提质升级,涵养区域生态。燕山石化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7年采用国际流行的“天然处理湿地”设计理念,将达标排放的工业净化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和景观利用,建成全国工业区内首个人工湿地,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和区域内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的有机结合,创新了重化工企业污水净化和重复利用的方法和理念。这一“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处理+湿地自然生态修复系统”的成功案例,亮相2018年瑞典“世界水周”。
燕山石化牛口峪湿地目前观测到的鸟类超140种,陆续发现8种原生鱼,先后被确定为北京市科普基地、中小学生教育基地、翠鸟摄影基地等,成功入选中国石化首批十大“美丽石化-生态排放景观”,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成为石化企业靓丽的绿色名片。
聚焦共建共享,担公益之责
公众开放,搭建绿色桥梁。今年端午佳节前夕,燕山石化以“读行中国石化绿水青山‘粽’是情”为主题,举办跨文化融合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15名外国留学生聚首牛口峪湿地,一起包粽子、赏荷花、制香囊,体验中国端午文化习俗,领略中国石化清洁生产魅力。期间,留学生们通过有奖问答和聆听知识讲解的形式,了解端午节佳节的由来。活动宣传视频在中国石化海外媒体账号进行了广泛传播,塑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作为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活动首批示范企业、首都国企开放日首批试点单位,燕山石化秉承“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原则,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每周五固定为公众开放活动日,定期组织线下参观活动,并结合“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云开放”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现场云端同步体验。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政府工作人员、地区居民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组织企业文化宣讲员深入社区、学校等,科普石油石化知识,带动引领公众共同为美好生活加油。坚持“参观”与“参与”相结合,聘请“社会环保监督员”,邀请网络“大V”开展视频直播,举办“美丽燕化随手拍”等主题活动,以互动体验的形式,推动公众开放的“参观者”变为企业形象的“传播者”。公众开放日活动开展十年来,燕山石化累计接待公众超2万人次,先后获评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中国石化“首批十大红色教育基地”等,成功搭建了石化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桥梁。
乡村振兴,织就金色梦想。日前,由燕山石化援建设“阳光心灵小屋”在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石化学校揭牌。“阳光心灵小屋”是在黄桥镇石化学校原“心语室”和“留守儿童之家”的基础上升级改建而成的,旨在为学校师生提供相对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燕山石化参照其EAP服务体系为“心灵小屋”提供了相应的设施、教具和师资培训。揭牌当天,燕山石化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在“阳光心灵小屋”为黄桥镇石化学校8年级部分学生上了一堂心理健康辅导课,助力该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日常教学课程。
黄桥镇石化学校是燕山石化对口实施教育帮扶的乡村学校,自2021年年底同该校结成教育帮扶对子以来,燕山石化出资帮助校方修缮了校舍和操场,还援建了以“燕新书屋”命名的图书阅览室,设立“石化朝阳”奖学金,对优秀学生和先进教师进行奖励。燕山石化还以接力的方式选派优秀青年员工到黄桥镇石化学校驻校支教,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应急救援,铸就橙色长城。燕山石化依托自身所拥有的消防资源,毅然承担起北京市及周边省市火灾扑救、抢险救灾、气体防护、山林防火等应急救援任务,成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在“7·21”特大暴雨抢险救援中,燕山石化应急救援队抢救、疏导、转移被困车辆230余台,成功救助和转移人员1700余人;疫情期间,全力为北京市防疫用医用酒精接卸分装作业提供安全保障;冬奥会期间,燕山石化消防战士进驻比赛场馆执行现场消防执勤任务。2022年,燕山石化应急救援队千里驰援,赴辽宁省盘锦市开展防汛排涝救灾,是第一个出发,第一个到达,第一个展开现场勘查,第一个铺设吸水管道,第一个展开排水作业的专业队。经过22天528小时连续作战,燕山石化应急救援队共排水238万立方米,圆满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志愿服务,书写红色大爱。燕山石化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公益筑大爱,以服务传真情。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十余年坚持为驻地群众提供政策宣传、科技体验、安全培训、便民服务等项目,受到广泛赞誉;持续开展“温暖衣冬”“好书伴成长”活动,每年将员工爱心捐赠的棉服、书籍等物品,邮寄到边疆或落后地区,聚十分暖意,惠一方水土;持续开展“红十字公益行”,组织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无偿献血活动,用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燕山石化志愿者还积极参与国家或北京市重要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世博园、冬奥会、建党百年游行、国际产业峰会等现场处处可见燕山石化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2023年7月20日,正值燕山石化成立五十三周年。心系国之大者,身当砥柱中流。走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燕山石化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产业报国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以对国家的挚爱砥砺创新发展的激情,以矢志为民的情怀铿锵团结奋斗的荣光,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扛好社会责任,坚决做党和人民的好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