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 29 15:49:58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客户端

“文化村长”扎根乡村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字体:

  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常发村党群服务中心,屋外雪花飘落,屋里热闹非凡。

  乌兰牧骑队员韩黎明作为常发村的“文化村长”,正带领村民编排舞蹈。“用爱描绘美好的画卷,向着幸福的方向。用爱书写辉煌的未来,向着振兴的方向。”伴随着村歌《奋进长发》的悠扬旋律,村民们舞出了文明新风采。

  “自从‘韩村长’来了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村歌’‘村舞’,还参加了旗里‘文化村长’擂台大比武活动,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不正准备要去盟里参加文艺汇演。”谈及“文化村长”带来的变化,今年56岁的常发村村民王亚杰打开了话匣子,自从韩黎明的舞蹈班开课后,闻讯而来的村民都从“粉丝”变成了“学生”,还学了蒙古舞、古典舞等舞种,逐步从演出的看客变成舞台的主角。

  “以前,我们主要为村民送欢乐,是乡村振兴的歌唱者。而现在,我们走入乡村,成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者、参与者。‘文化村长’的身份,让我多了一份特殊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韩黎明告诉记者,除了线下指导,村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咨询,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她的队伍中。

  从“文化下乡”到让文化“扎根在乡”。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像韩黎明这样的“文化村长”有105个,他们走进乡村,参与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截至目前,扎赉特旗的“文化村长”共为嘎查村创作村歌14首、村舞50余支、美术作品40个、书写家风家训200余个……这些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以文化惠民浸润着文明和美乡村。

  “大家一个村住着,因为一只羊把关系搞僵实在不值当!现在误会解开了,有时间一起去村里唱唱歌、跳跳舞,没准你们两家还能成为好搭档呢。”近日,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六合村“文化村长”杨金龙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矛盾。

  担任村“两委”成员,如今又当了“文化村长”,身兼多职的杨金龙,处理起矛盾纠纷更加得心应手。“以前,农闲时节,村里会出现聚众赌博、喝酒误事的事情。现在,村里有秧歌比赛、唱歌比赛,文艺汇演不断,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多了、矛盾纠纷少了,文明新风吹进了群众的心坎里,滋润着千家万户。”杨金龙说。

  农闲时节“种文化”,杨金龙早早地将要办“村晚”的消息透露给大家,扭秧歌、打快板、三句半……各屯的文艺骨干们抓紧练习自己的绝活,打算在“村晚”的舞台上大展风采。

  扎赉特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于凤华表示,扎赉特旗将抓住今冬明春农闲时间开展“文化村长”集中行动,积极发挥“文化村长”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文艺队伍。接下来,扎赉特旗还要举办“文化村长”办“村晚”、“文化村长”大拜年等活动,提升农民“精气神”,有效减少矛盾纠纷,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当文明新风刮过乡村,希望的田野有了更美丽、更美好、更富裕的样貌。“文化村长”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头雁,让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精神共富,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何娜 刁博禹)

【纠错】 【责任编辑:汤静怡 】
阅读下一篇:
0102100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2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