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飞地抱团”发展 解锁共富路径-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11 09:05:21
来源:新华网

东营市河口区:“飞地抱团”发展 解锁共富路径

字体:

走进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丽泽”菜篮子红色产业联盟产业园区,看到绿油油的藤蔓上,“草莓西红柿”硕果累累,长势喜人,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垂涎欲滴。产业园的工人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4月份,我们园区被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蓄硒农产品专业委员会济南硒农产协会授予‘山东省富硒农产品产业园区’,现在来我们园区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很多都是慕名而来。”园区负责人隋锋介绍。

以丽泽菜篮子产业园为示范,“飞地抱团模式”应运而生。整个模式采用“土地集中流转、设施统一建设、产权独立登记、收益登记在各村”的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聚力”。园区占地总面积760亩,整合第一书记产业帮扶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万村共富等资金,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45座,实现了村集体总收益不低于100万元。目前园区是全省主要的耐盐碱草莓西红柿种植基地,是省农科院、鲁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重度盐碱地菌蔬轮作试点,2023年4月被授予全省第一个“富硒农产品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发挥村庄传统优势,打造农村文艺活动中心,联合开发“采摘”“帐篷节”“露营”等文旅项目,带动周边村庄步入就业“快车道”。

纵观河口区六合街道辖区内,行政村规模均较小,土地资源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特点,产业项目“小、乱、散”,多年来始终面临“树不起品牌”的难题。“飞地抱团模式”充分了挖掘各村资源禀赋,匹配优势互补的相邻村为“共富合伙人”,以梅家村为例,借助丽泽菜篮子产业园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基地直采+企业直供”的直采直销零售新模式,由河口区餐饮业商会收集餐饮企业需求,专业合作社根据需求到基地进行采购,直送餐饮企业,有效降低中间成本,促进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走上了“腾飞路”。

从实践到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河口区六合街道目前形成了北部新业态党建共富联盟、中部“村企联建”共富中心、南部丽泽“菜篮子”党建共富联合体三个共富中心,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共富乡村五种模式,致力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共富“六合路径”。

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以乡村共富示范片区创建为抓手,推进乡村产业快速发展,探索实现全域共同富裕。抢抓试点机遇,统筹谋划推进,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以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试点为突破,引领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打造河口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大棚连排、数字赋能,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共富、集体增收,居民生活充满希望……一幅幅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画卷正在河口区徐徐展开。“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强村共富专项行动,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各项政策的集成推进,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鼓励具备条件的村镇成立共富公司,探索推广‘村企抱团’‘共富合伙人’等发展模式,推进全域建设共富联合体,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河口区孤岛刺槐林场建设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宝存表示。(侯丽雅 卢雅囡)

【纠错】 【责任编辑:汤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