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祥路中天新材料有限公司超强钢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车辆来回穿梭,工人忙碌作业……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项目建成后年产超强钢新材料4万吨(件、台、套),目前,主厂房及辅助生产用房主体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生产线设备框架焊接施工。”项目经理李凤霞介绍。
祥路中天新材料由河口区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宁波祥路中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专业从事超强钢新材料研究及其应用,自主创新开发的超高强材料强度高达1600MPa以上,耐腐蚀年限35年以上。产品覆盖新能源电池包、光伏支架系列、车辆车身结构系列、仓储物流系列四大产业方向,并可延伸至电力、通信、建筑、道路基础设施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近年来,河口区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打造主业明确、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工业装备、新能源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高强高模及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材料、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功能材料。
为抢占发展高地,推动产业快速成长,河口区先后成立了富海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东营德脉电子材料等项目专班,施行专班牵头、部门配合、顶格推进的协调服务机制,全力推进加快审批手续和工艺设计,提升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尽快建设、尽早投产。通过扶持本土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招引外来投资企业,一批高端新材料项目纷纷开工建设,大部分将于2年内投产达效。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层次高,大多瞄准国外先进水平,是标准的“卡脖子”项目,投产后将极大提升全区新材料产业规模、层次。
河口区坚持优中选优,一企一策,结合开展“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工作,在多个新材料产业领域全面发力,针对性地扶持富海、中海、富宇等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强烈意识又有资金及研发实力的大企业及彩客、冠森、颐工、瑞致等市场表现好、技术储备过硬的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今年以来,全区37家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贡献产值达45.54亿元,同比增长5%。
下一步,河口区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破解制约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完善产业链配套,增强自主保障能力,抢占技术竞争制高点,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力、产品竞争力。(侯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