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密码 | 国歌的黑胶唱片版本,你听过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0/01 10:20:57
来源:国资小新

国家工业密码 | 国歌的黑胶唱片版本,你听过么?

字体: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在《义勇军进行曲》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前

它是雕刻在

编号34848b唱片上的

一圈圈纹路

 

编号34848b

这张黑胶唱片的金属母版

全世界仅此一张,极其珍贵

如今它被妥善保存在

中国电科旗下中国唱片公司的版库里

 

 

小新带你穿越时光

回到这首歌第一次录制的那天

今天带来《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

第二十一集

《国歌的黑胶唱片版本,你听过么?》

 

听音频  更精彩

👇👇👇

 

上海小红楼,梦开始的地方

 

1935年,抗日战争时期

所有进步的抗日文化活动

都被国民党政府严令禁止了

他们甚至用绑架和暗杀等手段

迫害进步作家和艺术家

《义勇军进行曲》

是抗日题材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也是作曲家聂耳短暂一生中的

最后一个作品

 

1935年5月3日

一批爱国抗日的文艺青年

用简陋的录音设备

艰难地完成了歌曲的录制

这段声音被刻录在

编号为34848b的金属母版唱片上

 

▲《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上海百代公司小红楼

声音

不只是音符的载体

更是精神的永生

黑胶唱片留住的这段声音

在后来的日子里鼓舞了亿万中国人

在人类工业发展史上

从“留住声音”到“应用声音”

目前已经走了六步

 

从留声机到黑胶唱片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1877年

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把声音留住了

在这之前

任何声音都不能停留

出现即消失

第二步,1888年

德国人柏林纳发明了

以虫胶为原料的黑胶唱片

让声波信号转为电信号

然后再通过刻录针

转着圈在黑胶唱片上刻下纹路

于是,你想保存的那段声音

就有了自己的DNA

黑胶唱片的声音是最接近原声的

 

《义勇军进行曲》走向世界

 

第三步

留住声音之后,就要传播声音

单片黑胶唱片很脆弱,易磨损

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

要想让更多的人听到

就要先刻录唱片的金属母版

再用黑胶复刻

1940年

美国歌唱家保罗·罗伯逊

也唱过《义勇军进行曲》

还为这首歌专门出了一张黑胶唱片

 

外国人怎么会唱这首歌呢?

因为当时,世界各地有很多人

投身到反法西斯斗争中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和精神

突破了国界,感染了他们

罗伯逊在一场晚会中

深情演唱了这首歌之后

全场掌声雷动

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年,保罗·罗伯逊的

英文版《起来》唱片在纽约发行

唱片封套上的题词

由宋庆龄亲自撰写:

“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

发现了反抗敌人的力量源泉。”

 

 

“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发行于1958年的

《黄河大合唱》唱片

是中国第一张33转密纹唱片

在中国唱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就是声音的力量

 

越来越先进的声音载体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第四步来了

1970年后

轻便的盒式录音机和磁带

就被陆续发明出来

磁带不仅音质好,而且耐磨

平头百姓也有了随时享受音乐的机会

赶时髦的小青年们

人手一个随身听

跟着音乐摇头晃脑

正是那个年代街头的一道风景

今天,相当一部分朋友们的家里

还珍藏着《酒干倘卖无》《潇洒走一回》

《美酒加咖啡》的磁带呢

 

在中国唱片公司的音乐文献馆

收藏着4.5万条磁带记录胶带、

数十万首曲目

这里保存的是声音的文物

也是时代的集体记忆

 

 

第五步

留声工业迎来了一次

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1982年,CD诞生了

这标志着音乐载体正式

从模拟走入了数字技术时代

CD的储存能力非常大

来对比一下

黑胶唱片刚发明出来的时候

一张大大的唱片

只能存3分钟的歌曲

而最早的CD

播放时长就达到了74分钟

据说这是为了容纳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全曲

特别设计的

 

第六步

随着2G到5G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工业制造手段越来越先进

听歌的选择

从CD机到mp3再到现在的app流媒体

真的做到了

随时随地想听什么就听什么

 

▲金属唱片模板数字化环境及设备(中国唱片供图)

 

为了让听众能随时随地享受音乐

中国唱片公司在2021年

上线了“中唱音乐在线”

打造中华民族音乐与戏曲的数字宝库

将珍稀老唱片数字化

并面向全球开放

提供免费及付费下载服务

如今的工业技术

不仅能帮我们留住声音

还能修复已经损坏或者被污染的声音

中国唱片公司采用AI技术

优化老唱片音质

既守护了文化遗产

又拓宽了音乐传承的边界

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

这些珍贵的音乐资源

 

▲自2001年以来,中国唱片公司的修复工程师钱益钧常年工作在唱机车间第一线,和团队陆续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母版修复与焕新

 

声音留存技术的“文艺复兴”

 

从孔子时期的礼乐文化

到如今百花齐放的音乐市场

声音

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向前的脚步

声音留存技术

近几年也经历着属于它的

“文艺复兴”

2018年

在中国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

关闭20年后

中国唱片公司成立了

中国首个UOD黑胶工坊

即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UOD黑胶工坊

并在黑胶发源地上海揭幕

开启中国“黑胶复兴计划”

 

 

工坊内有一条

由全自动黑胶唱片压片机、刻纹声学系统

以及母版制版系统组成的

独立生产线

该工坊的落成和这套黑胶生产设备的运行

标志着中国恢复了

黑胶唱片的独立生产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AI)声音克隆

语音识别大模型、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

我们有幸成为

声音与科技交织的见证者

可以用任何语言与任何人交谈

这是人类在声音应用领域的

又一大进步!

未来,新技术在更多场景的应用

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掌握声音

将成为开启全新工业时代的

一个密码

(撰稿丨王典)

 

75载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今天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千千万万国有企业建设者用智慧和血汗筑就了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如今,国有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工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新华网、云听APP、喜马拉雅APP、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国家工业密码》——有声故事网络互动传播活动,以国有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为起点,回顾国资央企打造工业体系的生动故事,解析宝贵经验的奋斗密码,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国家工业密码》持续更新中……

【纠错】 【责任编辑:汤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