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西裴村干部群众在商议数字化乡村运营事宜。记者 毕京津摄
图②:西裴村一景。王建安摄(人民视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
这些年来,以党建为引领,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白璧镇西裴村不断落实基层民主的制度、组织体系,提高了村民参与议事的积极性,提高了决策的精准度,赢得了村民的拥护。
从落后到先进,再到欣欣向荣,西裴村的发展变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真实、管用,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连开三天会,定了一件事。
春节假期一过,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白璧镇西裴村就开了场民宿产业发展大会。村两委牵头,村民们参加。第一天动员,第二天讨论,第三天议定。最后,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确定了贾凤杰等7人参与承包全村民宿产业,明确了投资额、持股比例和分红比例。经过公示后,村委会与7人签订了协议书。
听取大家意见、汇聚村民智慧、确定发展产业,通过这样的基层民主决策,西裴村又多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规范村级权力
接受群众监督
来到西裴村宽敞、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厅,恰好碰见一名村民来找西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海军盖章。
把需要盖章的材料放到一台类似于扫描仪的盖章机上,村民一番熟练操作后,材料的高清扫描照片就传到了贾海军的手机上。在隔壁屋子的贾海军趁开会间隙一番细读,觉得没问题后,轻点手机。随即,盖章机伸出包裹着大红章的“盒子”,在村民选定的位置上盖下了印章。
信息实时上传后台。在办公室里的白璧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郭宏斌点开手机查看,村民申请和贾海军审批的全流程一目了然。“有了这套系统,我们镇党委、纪委就可以对全镇各行政村用章情况实时监督,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基层干部任性用权。”
为了管好村民身边的小微权力,河南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审核、监督体系。西裴村及时向村民介绍清单的作用,并在村委会长期张贴、公示。“以后,这上面有的事项,大伙只管来找我。不符合要求的,给我塞烟也没用。”贾海军说。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镇党委把各村印章收走统一管理,并在各村推行电子联网的盖章机。
“现在,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硬件上,我们都把村里的大红章关在了‘盒子’里。”郭宏斌说,“各村村民要盖章,村干部都要在自己手机上审核、在后台留痕。我这边随时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抽查。”
曾经,西裴村只有100多户人家,因为修路欠下七八十万元债务。2011年,贾海军回村担任村支书。他垫付了部分债务,又和其他村干部一块,将所有债权人一一找来,审核、清理欠条,光压缩虚假债务就为村里挽回损失近20万元。
“归根到底,还是过去管理混乱、干部素质不高。”贾海军说。在镇党委领导下,西裴村完成了村两委换届,补充进4名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同时,西裴村重申了“四议两公开”制度,激活或重建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向村里党员和村民公开村里事务、接受监督,引导村民参与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