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帮扶资金
改善人居环境
随着清理集体账务和补齐制度、组织“欠账”的工作稳步推进,贾海军也在努力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管好、用好投到村里的项目资金,关系着西裴村的持续发展。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西裴村计划把村里的一片小树林改造为儿童乐园。
“活不大,都是两三万元的小活,筹到一点资金就干一点。我们和村民合计,咱村有没有能看懂施工图的能人,最后找来了在外干工程的村民王勇刚给我们做监理。”贾海军说,“村里的小工程,都是这样,懂木匠的村民干木匠,会泥瓦的村民干泥瓦,能管理的就给咱看着这摊事,齐心合力又共同监督,一点点干起来的。”
2018年,上级拨付了50多万元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资金。有钱是好事,贾海军却犯了难。
“修污水管网,涉及家家户户,本村人干,更了解情况。但这么大工程,又怕人说三道四,说咱偏袒自己人。再闹出矛盾来,就不好喽。”贾海军提出担忧。
“怕啥!这么大工程,走的是县里的招投标平台,村里正常签合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大伙眼皮子底下干,也都看得见,不怕别人说闲话。”时任村监委会主任王天文站出来鼓励他。
有了信心的贾海军,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向干部村民讲清项目和资金情况,随后根据投票情况,公示了决议结果,然后提交县里招标。
经过招投标程序,确定由村里的贾文涛负责施工后,王天文带着两名监委会成员,每天都往工地跑,和县里委派的监理人员一起,监督施工、用料情况。群众看在眼里,时不时也帮把手、提提建议,一开始的闲言碎语很快没了踪影。三个月后,污水管网顺利建成,群众欢欣鼓舞。
“落实基层民主的过程,也是为村民办实事的过程。”贾海军说,“能知情、能管事,村民的潜能就能激发出来,村里的大事小情就能办好。”
截至去年10月,包括上级拨付和村里自筹,西裴村已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基础设施,建成了10条村道,2公里长的沿河大堤,28口灌溉用的机井,还有崭新的居民服务中心、村史馆,完成了全村的污水管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积极参与
管好集体产业
随着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变美,西裴村的产业发展提上日程。去年5月,西裴村研学工坊项目正式营业。按照约定,村集体和承包方对门票收入三七分账。高峰时,村集体一天入账一万多元,可很快贾海军就看出了问题。
“一开始,我们是通过村集体账户的二维码收门票费,然后再给承包方返利的。可是那时候管理不到位,一不注意,就有承包方偷偷让客户扫自己的二维码,钱就进了他的账户,村集体收入就少了。”贾海军说。
激发村民积极性是关键。在上级党组织帮助下,贾海军请来了专门负责农村产业运营的北京某公司路国庆团队商量对策。一番调研,几经思考,村干部、村民代表和路国庆团队定下了借助信息化手段全程分益的办法,并鼓励村民入股。
“二维码还是原来的,但我们从安阳请了技术人员,重新做了后台。顾客一扫码、付费,后台立刻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把收益打到了村集体、村民和承包方各自的账户上。村民成了股东,积极性更高了。”路国庆说,吸收村民作为股东,也可以扩大经营规模,“收益即时到账,村民很满意!”
村民刘大嫂今年57岁了,儿子在县城打工。去年8月份,儿子入股了村里的研学工坊项目,临走时特意向她交代:“咱入股了,这可是给咱自己干,你要经常去看看!”
刘大嫂本就在里面打工,听了儿子的话,干起来更有劲了,打扫卫生、服务游客、监督管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她说,现在她每月打工收入2000元,每月儿子转来的分红收益也有500多元。
贾海军说,现在这种模式已经运用到了西裴村的17个致富项目当中,吸引101户村民参与,累计吸收村民股金82万多元。“过去开会,村民愿意来的少,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听都不想听。现在,一听说要对全程分益的项目开会、讨论,都抢着来,连带着对村里其他事也都上心了!”贾海军说,每个涉及全程分益的项目,都经过了“四议两公开”程序,完全合规透明,“村民很支持”。
会议网上来开
村账线上可查
2015年,西裴村正式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西裴村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重点村。
如今的西裴村,房舍一新、街道整洁,还有专人负责打扫街道、清运垃圾。
走进村民李好悦家,宽敞的院子,水泥铺地,二层高的小楼,瓷砖贴面。家里连着网线,空调吹出热风,厨房里的天然气灶上煮着稀饭、冒着热气。“做饭烧天然气,用着不贵。”李好悦说,一冬天取暖、烧气还不到1500元,比过去烧煤也没贵多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安阳市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前年就已经达到54%。
“我们西裴村总共610口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00多人。我们这挨着安阳市区,大部分村民都在城里有房子。村里留守的就是老人、孩子。”贾海军说,“人都走了,半数村民外出务工,基层民主怎么搞?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方式。”
随着村里的经济事务越来越多,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会议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们在上级支持下,把各项会议搬到了网上来开,让每个人充分表达意见,然后通过传真、回村补签等方式,形成书面决议,大大提高了开会、议事、办事的效率,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贾海军说。对于不怎么会用电子设备的老人,西裴村会在开网络会议时,先把他们召集起来,然后再开会。
此外,在市、县纪委监委的安排下,西裴村正推广使用阳光村务平台。“村民只需要指尖一点,每个项目建设进度、投入资金、监督情况等都显示出来,交给了群众一本方便查阅的‘明白账’。”贾海军说,“阳光村务平台也有利于村里在外务工、定居群众实时监督村务,参与西裴村的管理。”
“有序扩大基层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参与,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西裴村驻村第一书记、安阳市委党校副教授梁成义说。
“只有在群众关心的决策过程中、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中落实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才能让农民有渠道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明明白白行使权利,真真切切获得收益。”安阳县委书记邢振东说,“村民把村里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参与动力变强、参与积极性提高,乡村振兴就更有后劲、更有潜力。”(记者 毕京津)